近年来,我国校服监管力度不断加大,但校服产品仍然出现了一些安全性及穿用性方面的质量问题,校服召回事件以及消费者投诉时有发生。
为了保证孩子穿上健康校服,自2015年7月13日教育部、工商总局、质检总局、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》明确校服安全与质量应符合GB/T 31888—2015《中小学生校服》等标准。
工商部门要严格依法进行校服生产企业登记注册,确保主体资格合法有效。质监部门要加强对校服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,及时公布校服质量监督抽查结果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采购单位指导,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“定点”、“定商标”等方式干涉交易。教育、工商、质监部门要严查对本地校服生产企业进行地方保护的行为,充分保障校服市场公平。
从2020年各地区开展的校服抽检、校服委托送检、国内召回通报、消费者投诉、网络舆情几方面,统计分析校服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,严格把控校服质量。
作为家长,您知道如何辨别校服质量的优劣吗?
1.查标识 看包装
通过查看号型规格,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穿着的服装;查看原料的成分和含量,可以知道面料的材质。
如果学生服装无标识或标识不全,产品的吊牌、耐久性标签与外包装标注的内容不一致,包装粗糙、印刷模糊不清,这样的产品可能是不合格产品要警惕。
2.查外观,看做工
应从以下几方面观察外观和缝制质量:
产品的表面部位有无明显的疵点;
领面、袋与大身、上衣与裤子之间有无明显的色差;
产品面料的花形、倒顺毛是否方向一致;
条格面料的产品主要部位是否对称、对齐;
产品上各种辅料、配料的质地,如拉链是否滑爽,扣子是否牢固;
覆黏合衬的表面部位如领子、袋口、门襟处有无脱胶、起皱或渗胶等现象。
3.闻气味,看质地
购买有包装的学生服装,开袋后应仔细嗅闻产品是否有霉味、汽油或煤油味、鱼腥味或芳香烃味,若有说明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。
对于有涂料印花和涂层面料的服装,如果生产过程中处理不当,有可能残留甲醛,建议在穿着之前洗一洗为好。
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,新买的校服应充分洗涤后再穿。因为通过水洗可以洗去产品上大部分的"浮色"、脏物和织物中残留的游离甲醛。同时,通过洗涤可以改善产品pH值超标情况,保护人体皮肤。
学生身体每天要与校服接触,校服的质量就尤为重要,关于校服制作的每一步都应该严格的检测。
01
面料检测
这一关检验的是进库面料的质量;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批次面料的合格检验报告,并按来料10%抽检送至检测机构进行色牢度测试、尺寸稳定性能测试等。
02
2.面料裁剪
各类面料投入加工生产前进行验布,根据通用标准进行检验,不合格面料不予开裁。剪裁进行后,车间管理会对商品信息开展把控。
03
3.成品检验
校服成品出去以后,再度对质量开展检验,发现质量问题登记并退回返修。